初春的固原,天气乍暖还寒,固原二中师生已经做好了第三十次百里壮行祭英烈的准备。这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,还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助力。这种重视实践与生活结合的教育理念,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同。
关于任山河,历史曾这样记载:1949年8月12日固原军民欢庆解放。彭阳境西、黄峁山东麓的罗家山脚下,就是当年曾被炮火烧焦和烈士鲜血染红的任山河战场,任山河战斗是解放宁夏的第一仗,也是解放军在解放宁夏各战斗中牺牲最多的一仗。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可以从解放军指战员在战斗中牺牲的人数看出,我军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,364名指战员光荣牺牲,其中100多名烈士没有留下名字。
陈毅元帅在著名的《梅岭三章》中写道:投身革命即为家,血雨腥风应有涯。取义成仁今日事,人间遍种自由花。任山河战斗中,从敌我伤亡人数对比上来说,我方绝对是大获全胜。但是,作为每一个英雄个体,他们也为人子、为人夫,对其家庭来说就是毁灭性的灾难。他们为了解放事业,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。尽管生命短暂,但他们的精神永存。如今每年有这么多的后辈为他们扫墓祭奠,正是:忠魂若有知,当贺天下同。
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,“行走的思政课”是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,为落实“思政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,加强课内课外联结,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”的教育理念而产生的。它鼓励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、在行走实践中扩展自己的视野,提升自己的素养,做到学以致用,知行合一。
祭英烈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活动,更是一种信仰。通过缅怀先烈,弘扬爱国主义精神。事实上,徒步祭英烈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,当时古代军队在行军途中经过阵亡将士的墓地时,会停下来进行祭祀和哀悼。
2021年的清明百里徒步祭英烈之行,由于风雨交加,道路泥泞不堪,困难空前,学生们克服了所有的困难,一时被国人所知,网络传播量达16.7亿,任山河由此被世人知晓。正是:白雪无辜阻初心,青山有幸埋忠骨。坚守情怀三十年,一朝闻名天下知。
历届师生参加完活动回来都坦言体力透支,但是好像没有听到谁说后悔,倒是少数没有身体力行参与活动的同学,言谈举止间皆是懊恼与后悔。百里壮行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,回到当下,如今的孩子不是不能吃苦,是部分家长不让孩子吃苦,所有事情包办代替,却忘记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面对人生。每一个“巨婴”的后面都有一个自私的家庭。任何事情从来都没有什么感同身受,有的只是冷暖自知,不让他们切身体会一下,也许这一生他们都不会体会到其中的艰辛。
“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。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意思是:千里的远行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。九层的高台,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。这是你我要用自己的脚步丈量自己的人生道路。我的解释是“足下”就是你,就是我,就是我们自身,任何困难,从自我出发,念念不忘,必有回响。诗人汪国真说:没有比脚更长的路,没有比人更高的山。(郭飞)